新人注册送38元


講真話還是講謊話
  作者:覃俏姬  |   來源:本站原創  |  發布時間: 2019-06-16  點擊數: 9410次

 

講真話還是講謊話
  ——試解教師“真言謊言兩難”困境
誠實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育的一個重點,自然,教師首先應該是誠實的、不講謊話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碰到不論是講真話還是講謊話都很為難的情況,對此魯迅先生《野草·立論》里有很形象的描繪:一人家生了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時,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也許撒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如果想既不說謊,也不遭打,得怎么說呢?答案是,“啊呀!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這種困惑,教師時常遇到,但我們能真像文中那樣應付嗎?所以“真言謊言兩難”的難題,我們得試著好好解解。
  一、善意的謊言。
陶行知的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深入廣大教師的心。但是當孩子問“有沒有圣誕老人給他送禮物?”的時候,當小學生問“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怎么樣了?”的時候,當高中生問“社會上是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時候,作為教師的你還忍心講真話,用現實的無奈擊碎純真心的對教師、對教育、對社會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嗎?但講謊話又是否背離教育原則?
魯西南深處一個叫姜村的小村莊里,來了一位老教師——據說是被貶的教授,他說自己能預測孩子的前程:你將來可能成為數學家,他能當作家,那一個將來能成為錢學森那樣的人……在老師的指點、熏染、鼓勵和塑造中,孩子們變得勤奮刻苦,懂事好學。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人們都以為這位老教師能掐會算,可以感知未來,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事例,老師的良苦用心是將一個美麗的謊言種植在孩子的心靈,就像播一粒種子在土里,終將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可見,在實際教學中,謊話并非絕不能說,關鍵是看對象,看動機,看場合!在一定情況下,為了某種“善意”的目的,說一說謊話,不僅可以,而且應該、必要。
二、巧妙的婉言。
有時候,這個難題也可以巧妙地繞開。教學中難免要舉一些反例起到警示作用,但其實大多數學生都很介意把自己的答案作為反例公之于眾,即使已隱去作者姓名。這時,教師又要面臨“真言謊言兩難”的難題了。其實,被多次涂改,但答案完滿的卷子為什么一定要當作“卷面不整潔”的反例呢,把它說成只差一點就完美的試卷不也能讓學生明白“卷面要整潔”?把不是特別優秀的文章作為底子不錯、可迅速“升級”的例文來鼓勵、引導學生不是勝過匿名直接尋找批評其缺點嗎?有時,多一點尊重,多一分思考,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態度,難題也可以輕松解決。
三、適度的實言。
作文的“虛實”是年輕的語文教師最常遇見的“真言謊言兩難”:每當強調真人真情就會受到反問“小說不都是編的嗎?”;如果放任,恐怕會像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所說,學生在寫作中胡編亂造,說違心話,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心靈就被扭曲了。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明確學校寫作訓練的根本目的是讓一個人學會自如地表達真實的思想與情感。其次,要澄清藝術創作上的虛構與虛假完全不同,它實質上是有想象力與缺乏想象力的區別。基于真情實感的虛構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東西,虛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實感和想象力的勉強之作,缺乏美感。——“講真話”才是寫作的最大技巧。
另外一種兩難情況是,學生寫了真情實感但全是負面的甚至是陰暗的,從中看不到一點“陽光”,如果被否定,他會說“你不是要求講真話嗎?”或“魯迅不也是這樣寫的嗎?”這時,依據大教育家杜威的觀點,在認識這些科目的社會意義的條件下掌握這些知識,它們就會增加道德興趣和發展道德卓識,教師可與之談表現社會的角度和適度問題。首先,哲學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樂觀的人容易看到積極的一面,悲觀的人容易看到消極的一面,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正在成長的學生應多從周圍環境中汲取積極的養料促使自己健康成長。其次,學生習作多是表達對真善美的理性思考,無論“陽光面”“陰暗面”都是真實可寫的,只要能讓人得到啟迪,受到鼓舞。如果想像魯迅先生那樣“揭出病苦”那也應出于“引起療救的注意”而不是為了發泄怨憤,真不等于美,寫作是講適度的真話!
四、真實的謊言。
學生抄作業、抄襲作文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有時教師未必能掌握充分的證據。既不能斷然寫上“抄襲”或直接表示懷疑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也不能放任不管,當作不知道自欺欺人,怎么辦?這時,可以在本子上寫或當面說“你的題解得這么好,下次課上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經驗好嗎?”或者“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建議你拿去發表,讓更多的人欣賞!”學生能立即明白,自動處理好抄作業問題。夸美紐斯說,教導應當永遠與娛樂結合,使他們在學習以后對他們真正有用的嚴肅事物時感到愉快,這種“謊言”有戲言意味,大家心知肚明,不但沒有違背教育之道,而且含蓄得體、充滿教育智慧,容易為深受娛樂精神影響的當代學生接受。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價值,它們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所以要解“真言謊言兩難”的題,我們首先要樹立真言謊言并非絕對正確錯誤的觀念。其次在教學實踐中看對象,看動機,看場合,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多想一下角度和適度原則。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這道兩難題可以促使智慧之花盛開,可以促成教育奇跡發生!
 
 
參考書目
1、錢理群《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美】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3、【捷】夸美紐斯著,任中印譯《大教學論·教學法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教師風采

優秀班主任
講真話還是講謊話
作者:  作者:覃俏姬  |   來源:來源:本站原創  |  
發布時間: 2019-06-16 點擊數: 9410

 

講真話還是講謊話
  ——試解教師“真言謊言兩難”困境
誠實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育的一個重點,自然,教師首先應該是誠實的、不講謊話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碰到不論是講真話還是講謊話都很為難的情況,對此魯迅先生《野草·立論》里有很形象的描繪:一人家生了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時,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也許撒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如果想既不說謊,也不遭打,得怎么說呢?答案是,“啊呀!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這種困惑,教師時常遇到,但我們能真像文中那樣應付嗎?所以“真言謊言兩難”的難題,我們得試著好好解解。
  一、善意的謊言。
陶行知的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深入廣大教師的心。但是當孩子問“有沒有圣誕老人給他送禮物?”的時候,當小學生問“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怎么樣了?”的時候,當高中生問“社會上是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時候,作為教師的你還忍心講真話,用現實的無奈擊碎純真心的對教師、對教育、對社會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嗎?但講謊話又是否背離教育原則?
魯西南深處一個叫姜村的小村莊里,來了一位老教師——據說是被貶的教授,他說自己能預測孩子的前程:你將來可能成為數學家,他能當作家,那一個將來能成為錢學森那樣的人……在老師的指點、熏染、鼓勵和塑造中,孩子們變得勤奮刻苦,懂事好學。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人們都以為這位老教師能掐會算,可以感知未來,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事例,老師的良苦用心是將一個美麗的謊言種植在孩子的心靈,就像播一粒種子在土里,終將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可見,在實際教學中,謊話并非絕不能說,關鍵是看對象,看動機,看場合!在一定情況下,為了某種“善意”的目的,說一說謊話,不僅可以,而且應該、必要。
二、巧妙的婉言。
有時候,這個難題也可以巧妙地繞開。教學中難免要舉一些反例起到警示作用,但其實大多數學生都很介意把自己的答案作為反例公之于眾,即使已隱去作者姓名。這時,教師又要面臨“真言謊言兩難”的難題了。其實,被多次涂改,但答案完滿的卷子為什么一定要當作“卷面不整潔”的反例呢,把它說成只差一點就完美的試卷不也能讓學生明白“卷面要整潔”?把不是特別優秀的文章作為底子不錯、可迅速“升級”的例文來鼓勵、引導學生不是勝過匿名直接尋找批評其缺點嗎?有時,多一點尊重,多一分思考,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態度,難題也可以輕松解決。
三、適度的實言。
作文的“虛實”是年輕的語文教師最常遇見的“真言謊言兩難”:每當強調真人真情就會受到反問“小說不都是編的嗎?”;如果放任,恐怕會像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所說,學生在寫作中胡編亂造,說違心話,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心靈就被扭曲了。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明確學校寫作訓練的根本目的是讓一個人學會自如地表達真實的思想與情感。其次,要澄清藝術創作上的虛構與虛假完全不同,它實質上是有想象力與缺乏想象力的區別。基于真情實感的虛構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東西,虛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實感和想象力的勉強之作,缺乏美感。——“講真話”才是寫作的最大技巧。
另外一種兩難情況是,學生寫了真情實感但全是負面的甚至是陰暗的,從中看不到一點“陽光”,如果被否定,他會說“你不是要求講真話嗎?”或“魯迅不也是這樣寫的嗎?”這時,依據大教育家杜威的觀點,在認識這些科目的社會意義的條件下掌握這些知識,它們就會增加道德興趣和發展道德卓識,教師可與之談表現社會的角度和適度問題。首先,哲學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樂觀的人容易看到積極的一面,悲觀的人容易看到消極的一面,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正在成長的學生應多從周圍環境中汲取積極的養料促使自己健康成長。其次,學生習作多是表達對真善美的理性思考,無論“陽光面”“陰暗面”都是真實可寫的,只要能讓人得到啟迪,受到鼓舞。如果想像魯迅先生那樣“揭出病苦”那也應出于“引起療救的注意”而不是為了發泄怨憤,真不等于美,寫作是講適度的真話!
四、真實的謊言。
學生抄作業、抄襲作文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有時教師未必能掌握充分的證據。既不能斷然寫上“抄襲”或直接表示懷疑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也不能放任不管,當作不知道自欺欺人,怎么辦?這時,可以在本子上寫或當面說“你的題解得這么好,下次課上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經驗好嗎?”或者“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建議你拿去發表,讓更多的人欣賞!”學生能立即明白,自動處理好抄作業問題。夸美紐斯說,教導應當永遠與娛樂結合,使他們在學習以后對他們真正有用的嚴肅事物時感到愉快,這種“謊言”有戲言意味,大家心知肚明,不但沒有違背教育之道,而且含蓄得體、充滿教育智慧,容易為深受娛樂精神影響的當代學生接受。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價值,它們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所以要解“真言謊言兩難”的題,我們首先要樹立真言謊言并非絕對正確錯誤的觀念。其次在教學實踐中看對象,看動機,看場合,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多想一下角度和適度原則。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這道兩難題可以促使智慧之花盛開,可以促成教育奇跡發生!
 
 
參考書目
1、錢理群《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美】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3、【捷】夸美紐斯著,任中印譯《大教學論·教學法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地址:柳州市魚峰區文苑路18號

郵編:545000

聯系電話:0772-2456302 / 0772- 2456286

中國禁毒公眾號

柳州二中微信號

  網站統計
  • 今日文章:0
  • 本月文章:0
  • 文章總數:2988
  • 點擊總量:5262031
版權所有:柳州市第二中學 桂公網安備 45020202000066號
技術支持:

注册即送30元第一桶金,999论坛白菜大全网站多少,菠菜网app下载游戏菠菜网 2021注册送白菜金的平台,免费白菜体验金论坛,电子老虎机送体验金 555050注册大白菜,手机验证送8―88体验金,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 555050注册大白菜,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免费白菜体验金论坛 最新白菜送体验金平台,百富论坛白菜网址,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 菜园子免费彩金论坛白菜网,信誉好的菠菜导航,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