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張蓓老師為推動全區新課改積極打造精品示范課
文:謝蕓 圖:謝蕓、胡巧君 審:莫丹永
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和深入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我區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指導和引領全區高中生物學科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開發優質課程資源,總結推廣研究成果。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生物學科精品課課堂教學現場展示觀摩研討會,于2018年12月20日至22日在欽州市第二中學召開。我校正高級教師,生物教研組組長張蓓老師現場執教,為全區與會的生物教師展示了一節合作探究精品示范課。
張蓓老師以如何將燒杯中的水分解為氧氣作為導入,引出本節課題——光合作用。課堂中她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將科學探究中的問題以多種方式逐步呈現,不斷引發學生認知沖突和激發探究熱情,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析實驗和形成結論,使學生學會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探索中自主建構光合作用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和生物學素養。對于探究內容的選擇,她除了選取教材上的實驗外,還精心引入了一些教材外的實驗,同時對“光反應、暗反應”的場所、條件和物質變化進行設計。這樣的處理,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通過完善探究活動,加深對光合作用原理的全面理解,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活動形式的設計上,她吸收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主,關注學生的“會學”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會”,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過程,讓教室不再是教師表演的專用舞臺,而是師生互動交流的一個場所,是教師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更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授課之后緊接著進行課堂教學說課、交流研討和專家點評。張蓓老師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專家組點評時認為,張蓓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十分到位,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非常的深刻,教學目標把握準確,整個教學設計新穎獨到,不拘泥于時,力求創新與突破,充分體現了教育教學的需要也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同時能積極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設計問題情境,培養自主探究,引導學生主動建構新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綜合運用講授、討論、交互式白板、無線同屏技術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了和諧、創新、高效的精品課堂。
最后,專家點評組的教師也指出,各學校在使用張蓓老師的教學方法時,應該依據生源特點進行實際調整,希望全體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能夠繼續交流,不斷探索,為推動我區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持續奉獻。

以魯賓、卡門實驗引發學生思考氧氣中氧元素來自于二氧化碳還是水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建構光反應過程
由希爾反應視頻得出光反應產生還原氫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回答問題
由阿爾農實驗引出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
張蓓老師就現場課堂教學進行說課
柳州二中部分生物教師參加教研活動